南水北調:陶岔渠開啟閘門,長江水進京
發布時間:2018-11-15 10:08:45
河南省淅川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陶岔渠首樞紐閘
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的實施已經有十多年了,于今年的12月12日長江水正式進京。調水工程已見成效,這意味著長期處于饑渴狀態的北京用水情況有所緩解。單單南水北調能夠保證長期的用水嗎,是不是有了這一工程,北京等地區就不缺水了呢?
隨著南水北調中線陶岔渠首緩緩開啟閘門,清澈的漢江水奔流北上,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。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河南4個省市沿線約6000萬人將直接喝上水質優良的漢江水,近一億人間接受益。
通水的這一時刻,受益群體激動萬分,似乎用水緊張的狀態可以放松下來了,其實不然,南水北調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一些地區的用水緊張,但是從長遠來看,保護水資源,保證人類的長久發展,除了調水工程,還應該結合人們不斷提高的節水意識和節水行動。
習近平指出,南水北調工程功在當代,利在千秋。希望繼續堅持先節水后調水、先治污后通水、先環保后用水的原則,加強運行管理,深化水質保護,強抓節約用水,保障移民發展,做好后續工程籌劃,使之不斷造福民族、造福人民。
是呀,只有節水與調水相結合才能將保護水資源的工作做得更加到位,人類長久的發展才有了堅實的基礎。說起節水行動,當下利用智能防水水表實行的階梯水價工程,可以**控制用水同時提高人們的節水意識。除了以上的行動人們是不是可以挖掘自己的潛力,想一些有同樣效果的其他行動來支持保護水資源工作呢?